-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比赛项目。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本着“体育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思路,在制定场馆计划时尽最大可能考虑了场馆遗产的再次使用,“水立方”的建设者们提出了“水冰转换”的想法,通过建设可移动、可转换场地结构,把游泳池改建为冰壶比赛赛道,实现水上项目、冰上项目赛事两种功能并存和自由转换的目标,“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市重大项目办2021-06-1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雪车雪橇项目被誉为冰雪运动中的“f1”,是冬奥会速度最快的项目。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全长约1.9公里,垂直落差超过120米,时速可以达到135公里。由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各异的弯道贯通成型,包括一个在国际上都非常少见的360度回旋弯道。建成后将是国内唯一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也是全球第十七条、亚洲第三条奥运标准比赛的赛道。赛时将承担雪车、钢架雪车、雪橇三个项目的比赛。
市重大项目办2021-06-1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国家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新建场馆,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西北侧。国家速滑馆主场馆面积约8万平方米,设置坐席约12000个,赛时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场地。国家速滑馆的屋盖呈马鞍形,外立面幕墙采用“冰丝带”的设计理念,由22根“冰丝带”随外立面环绕而成。它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同时接待超过2000人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市重大项目办2021-06-1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位于首都体育馆北侧,总建筑面积33220㎡。场馆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局部二层,主体建筑高度为30米。其中一层冰场是我国第一块标准冰壶训练场地,未来将作为国家队训练使用;三层冰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时短道速滑训练场地,赛后将供国家短道速滑队训练。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交付后将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唯一的冬季冰上训练比赛基地,将承担国家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训练、科研任务。
市重大项目办2021-06-1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高山滑雪项目被誉为冬季运动“皇冠上的明珠”。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上,建设7条赛道,其中竞速赛道落差900米,最大坡度接近70%,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30公里。赛时将承担高山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等11个项目的比赛。
市重大项目办2021-06-1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位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建设用地面积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是目前北京市在建的最大单体建筑。 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时将临时作为主媒体中心。赛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将与国家会议中心连为一体,形成总规模达130万平方米的会展综合体。
市重大项目办2021-06-1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
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老工业园区北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比赛的场地。赛道长164米,最宽处34米,最高点60米,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域三部分组成,共设置坐席6700个。 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中融入了中国非常知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元素。“飞天”意为向空中飞翔,飞天飘带的曲线与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的曲线十分契合,使得建筑外型十分的优美、流畅。它是北京赛区第一个完工的新建比赛场馆,也是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馆,还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场地。
市重大项目办2021-06-1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五棵松体育馆
五棵松体育馆坐落于长安街沿线五棵松桥边,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能容纳18000人,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作为冰球比赛的场馆。 五棵松体育馆已经实现了六小时内完成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改造后的五棵松体育馆还将拥有30x60米和26x60米两种可转换的冰场,方便冬奥会之后的场馆运营。
市重大项目办2021-06-1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北京冬奥村
北京冬奥村人才公租房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内,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由20栋公租房组成,地上13-16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为各国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服务,赛时可提供床位2338个,冬残奥会期间约1040个。赛后转换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人才配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市重大项目办2021-06-1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延庆冬奥村
延庆冬奥村位于延庆小海陀山脚下,毗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山地新闻中心。延庆冬奥村以“组团”形式散落在山林间,共有6个居住组团和1个“公共组团”,总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赛时可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约1430个床位。“公共组团”主要为综合服务功能,将为运动员提供比赛装备保养、餐饮、休闲等综合服务。 延庆冬奥村是按照中国北方山村文化特色设计的一个运动员村,突出中国文化特色、生态特色,也突出了“以运动员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赛后将作为休闲度假酒店向社会开放。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延庆赛区外部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作为延庆赛区基础性保障工程,被称作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生命线”,为延庆赛区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电力、电信及有线电视等市政能源接入提供通道。 综合管廊南起佛峪口水库,北至延庆赛区核心区,全长7.9公里。延庆赛区综合管廊进口段海拔550米,出口段海拔近1100米,垂直提升达550米。其中01标段平均坡度5%,02标段平均坡度10%,最大坡度达到15%,再加上施工所处燕山山脉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不同强度围岩交替出现,导致施工难度极大,对技术要求极高。这是国内首例大落差大坡度山岭隧道综合管廊。 为了将工程建设和各种管线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市政能源输送通道采用了地下综合管廊方式进行建设。修建地下综合管廊,不仅能够集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有效减少对赛区周边生态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入廊管线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施工、运营和维护,为冬奥会延庆赛区和今后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延庆赛区综合管廊设计使用寿命达到了100年,这条“生命线”不仅仅为北京冬奥会服务,未来还将持续不断地为延庆区的发展,为大众冰雪运动服务。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西白庙220千伏变电站
西白庙220千伏变电站作为延庆赛区配套电网工程,该站为全户内钢结构模块化建设变电站,一期工程新建变电容量36万千伏安。投运后,为京张高铁大浮坨牵引站提供调试和永久电源,并作为张北柔直北京换流站的220千伏主要下送通道,进一步完善稳固北京西北部地区220千伏双环网结构。同时,结合配套建设的110千伏输电工程,该站将为冬奥延庆赛区核心区的海坨、玉渡两座110千伏变电站提供第二方向电源,建成后将缓解延庆地区唯一一座八达岭220千伏变电站的供电压力,为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比赛项目保驾护航。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海坨110千伏变电站
海坨110千伏变电站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直接供电的两座110千伏变电站之一,海坨变电站将为2020年2月举办的冬奥会首场测试赛以及高山滑雪、雪车雪橇比赛项目提供高可靠电力保障。 海坨110千伏变电站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绿色办奥”理念,按照“掩映山林之中,服务赛事供电”设计,变电站采用了下沉式的专项外观设计方案,东西南三侧以毛石墙为装饰,从下到上逐渐缩小形成层层退台,折顶拟山、留树作庭,视觉上与周边地形完美融为一体。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张北柔性直流示范工程
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是世界上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工程,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它将创造12项世界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电网科技史上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电”的奥运会。“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从张家口到北京的500千伏柔性直流输变电工程,让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奥运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张北柔直工程每年将向北京地区输送约141亿千瓦时“绿电”,达到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节约标煤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随着2020年世界首条500千伏柔直工程的建成投用,北京开启了“绿电”时代。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延崇高速
延崇高速工程起点为延庆区大浮坨村西侧,与兴延高速相接,终点在市界与延崇高速河北段相接,全长约33.2公里,为双向四车道。 延崇高速是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道路和2022年冬奥会赛场联络通道,对世园会和冬奥会的召开起到重要的交通保障作用。延崇高速同时还是连接北京城区、延庆新城与河北张北地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对于疏解西北通道客货运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兴延高速
兴延高速公路是2019年世园会、2022年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也是北京市为解决西北部交通瓶颈问题新规划的一条交通大动脉。 兴延高速南起西北六环双横立交,北至延庆京藏高速营城子立交收费站以北,路线全长42.2公里。由于兴延高速穿过多个隧道,其最大的特点是"直",因而大大缩短北京市区与延庆两地的距离。2019年1月随着兴延高速的开通,北京市区至延庆的时长将由原来的一两个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有效缓解北京西北方向京藏高速、京新高速的交通压力,成为联系北京与中心城的又一重要通道。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京张高铁
京张高铁全程174公里,起点位于北京北站,出站270米后,从地上“钻”入地下,通过清华园隧道一路向北,穿越长城,跨越水库,最终抵达北京2022年冬奥会另一举办地张家口。2019年随着京张高铁开通,北京到张家口的交通时间缩短到50分钟,不仅更加方便快捷的抵达张家口赛区,同时也加快推动张家口步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张高铁从北京北站始发,途径清河站、沙河站、昌平站、八达岭长城站、东花园北站、怀来站、下花园北站、宣化站,最终抵达张家口站。清河站是京张高铁线上规模最大的一座车站。设置4台8线,地铁13号线、昌平线、19号支线3条线路引入清河站并设站提供便捷换乘,是目前北京市引入地铁线最多的高铁车站,也是北京市北部综合交通枢纽。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
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位于顺义后沙峪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园区内,是全国首个残疾人冰上项目训练专业场馆。该项目占地面积18000㎡,建筑面积31473㎡,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项目包含残奥冰球比赛训练馆、轮椅冰壶训练馆以及综合楼。训练馆主要为运动员提供训练服务,综合楼主要为运动员公寓、餐厅和医疗康复、科研及教育培训用房,运动员公寓共设64间房,可供128名运动员住宿。 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作为专门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冰上训练的场馆,整个场馆本着“逢棱必圆、逢角必圆、逢坎必平”的原则,参照国内无障碍设施以及国际残奥委会相关要求的最高标准进行设计建造,无障碍看台、通道、卫生间、电梯等每一处细节都精心建设,让残疾人运动员和观众都有很好的参赛和观赛体验。同时,北京将以此为契机,增强全社会无障碍意识、提升城市无障碍设施水平、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
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坐落于长安街沿线五棵松桥边,位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球比赛场馆五棵松体育馆的东南侧,总建筑面积约38960平方米,地上、地下各两层。冬奥会期间,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将承担冰球训练任务,通过地下球员专用通道与冰球比赛场馆五棵松体育馆相连,运动员可通过该通道往返比赛馆和训练馆。 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设置两块标准冰球场地,为60×30米和60×26米两种尺寸可转换冰场,赛时为运动员提供赛前热身与训练服务。该冰场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场馆中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之一,该制冰方式改变了传统冰面采用氟利昂等制冷剂耗电且不环保的问题,具备优良的制冷性能和环保特性。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还采用超低能耗专项技术,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在屋面敷设光伏发电组件、设置全热回收装置等方式,节约能耗,使其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场馆。 未来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将以青少年俱乐部培训、体能中心、健身中心的运营为主体,结合精彩赛事活动和沉浸式商业业态,将全方位满足市民健身、娱乐等需求。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坐落于“鸟巢”“水立方”旁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承办冰球项目的比赛。为了满足比赛需求,国家体育馆改建工程包括主馆改造和扩建训练馆两部分内容,其中扩建训练馆结构建筑延续了主馆的“中国折扇”造型设计元素,同时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支承的大跨楼盖结构,与主馆结构屋面实现无缝衔接。 改造后的国家体育馆,将配置两块标准的冰球冰面,一块用于正式比赛,一块用于赛前训练热身。两块场地均具备快速冰面/陆面转换功能,使其成为可承接世界级陆上赛事、冰上赛事、大型室内活动的现代化、多功能冰陆两用综合化场馆。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将举行开、闭幕式。国家体育场占地20.4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其主体建筑是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座席区编织而成的椭圆鸟巢外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6米,最高处高69米标志性建筑。 国家体育场“鸟巢”已成为北京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本着体育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理念,现已成为集大型体育赛事、大众体育运动、高端文化活动、旅游服务、商业开发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后奥运主场馆。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重大工程项目资料
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建成于1968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功能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体育馆之一。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作为排球比赛场馆。此次,这座老场馆再度转换身份,将承担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比赛任务,并将产生14枚金牌。首都体育馆改扩建工程,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量利用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此次改造的首都体育馆采用了二氧化碳制冰的方式,这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度以内。首都体育馆还采用了最新的声光电技术,竭力打造“最美的冰”。“最美的冰”不但可以在冬奥会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赛时营造梦幻的竞赛体验,也为赛后吸引群众性冰雪运动体验提供优异的运动氛围和观众视觉引导。
市重大项目办2021-05-28
- 共 22 条数据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