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珐琅厂明年将上线数字博物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北京市珐琅厂是本市知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景泰蓝文化产业基地,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北京市珐琅厂始终在持续探索。目前,北京市珐琅厂内的“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明年将推出线上数字博物馆,届时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生动、全面的景泰蓝艺术展示。
位于东城区安乐林路10号的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目前企业为国有控股企业,前身是北京珐琅厂,成立于1956年,由“德兴诚”、“德昌”、“杨天利”、“景泰诚”、“明顺诚”等42家始创于明清时期的私营珐琅厂和专为皇宫制作的造办处合并而成。1958年更名为国营北京珐琅厂,郭沫若同志题写了厂名。2002年改制为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曾经为宫廷御用的景泰蓝艺术品,正在不断地走入寻常百姓家,北京市珐琅厂正不断致力于让更多人亲近、了解景泰蓝艺术。2010年,在北京市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和东城区国资委、崇远公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珐琅厂充分发挥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位的价值和特色,筹建了中国首座公益性景泰蓝艺术博物馆。2012年6月6日博物馆一期建成并开馆,二期于2015年10月1日建成试开馆,2016年2月2日全部正式开馆。2018年,北京市珐琅厂还建设了博物馆配套体验制作中心,以文化传播带动和促进景泰蓝技艺的传承发展,为东城区南城区域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场所。如今,在传承创新方面,北京珐琅厂走出了新的一步。为促进老字号品牌持续创新发展,促进老字号创造更多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北京市珐琅厂正在对推动“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对现有展览、展示手段进行升级改造。
北京市珐琅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肩负着展示历史与传承文化的社会职能。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博物馆已经不只是收藏和科研的地方,而是公众信息来源、文化交流,甚至娱乐休闲的场所。人们对于博物馆的需求,不再是橱窗、橱柜或者展板上的静态展品和文字,而是要求展品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在交互的过程中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
于是,以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馆藏资源为依托,北京市珐琅厂从内容选择、脚本形成、技术应用、形式设计、环境考量等各方面对该馆提出新的升级方案。未来,在博物馆展示中将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博物馆对人、事、物的诠释、挖掘和关联能力,降低参观者接受信息传输时所要求的知识门槛值,调动参观者的参与意识,启发其自主观察与思考,从而实现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的最大化,提升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展览展示特色。
具体来说,将针对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开展线上数字博物馆程序开发。据介绍,该线上数字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有参观路线、区域分布、历史回顾、工艺展示、展品介绍、vr漫游、留言等内容。未来上线后,将实现操作人性化、内容全面性、界面美观。“应用将改变博物馆单调静态的线下传统展示方式,以新颖、多样的线上形式诠释与表现博物馆蕴涵的知识,使博物馆展览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博物馆陈列展示的重要辅助手段。”该负责人说。目前,该线上数字博物馆的相关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明年正式上线。
同时,线下博物馆也将进行硬件维修换新。该博物馆2012年建成,距今已经十年,将对博物馆内灯光、展板、展柜进行换新与维修。同时,为符合景泰蓝文化园整体氛围需求,做到对外形象的统一,将通过品牌升级,重塑品牌形象,打破消费者对传统文化品牌的认知,对园区品牌系统构建、logo图案及vi系统进行升级。为了与时俱进提升老字号企业整体形象,展现老字号企业实力,增强科普宣传效果,博物馆内轮播的各类工艺片、宣传片也将进行重新拍摄。未来博物馆重装亮相后,将为老百姓带去更亲民、更生动、更加丰富的非遗体验。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