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创新 科技赋能公交
行驶在长安街的1路公交车有着醒目的中国红外观,是北京公交的标志性线路。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公交集团1路驾驶员常洪霞则可谓是1路公交的“代言人”,作为北京公交集团“洪霞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常洪霞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出防冻液加注机、过滤水再利用装置等10项成果,并在车厢内上线5g vr沉浸式“公交+文旅”项目,让百年公交紧跟时代,服务市民。
“您扫描车厢里的二维码就可以体验5g vr项目,能查询乘车路线,还可以欣赏长安街沿线景点情况。”在大1路车厢内,常洪霞一边开车,一边听着乘务员向乘客们推荐。
10月14日,“洪霞创新工作室”上线了“公交+文旅”项目。二十大召开前,常洪霞和工作室里的同事们“大干百天”,几易其稿,反复研讨每一个细节,最终确保项目顺利上线。
二十大会议召开期间,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常洪霞与同组人员密切交流,向大家介绍以大1路为代表的北京公交变化。“可以说,二十几年来,北京公交运营经历了从安全平稳向优质服务的过渡。我们在安全驾驶的前提上,逐步提高服务水平。”常洪霞说。
时间退回到1995年,刚毕业的常洪霞加入北京公交集团,做了5年乘务员后转岗成为一名公交司机,2014年7月她开始成为1路驾驶员。她用“一静、二稳、三让、四心”安全行车法和“十心实意”暖心服务法,安全行车50万公里。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北京公交逐步向绿色公交、科技公交、智能公交转变,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作为交通行业一名基层党代表,在二十大会前、会中和会后,她持续将北京公交的故事传播出去,也从二十大报告中汲取了力量。“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常洪霞说,从二十大报告的字里行间,她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产业工人的重视和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决心。
2019年,常洪霞接过车队创新工作室的大旗,成为“洪霞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并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围绕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以及企业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创新攻关,先后研发出防冻液加注机等10项创新成果,为企业节省开支3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并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出全国劳模1名、北京市劳模4名、技师43名,高技能人才148名。
“我们这些成果也许和高大上的科研成果完全无法比,但都能实实在在地用在公交运营上。比如,前段时间我们研发出公交车规范操作语音提示器,驾驶员上车后,会立刻提示驾驶员系安全带,否则无法开车,非常实用,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常洪霞说。
如今的大1路,既有漂亮的中国红外观,也有“抗霾神器(新风系统)”“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等黑科技加持。行驶在长安街上,常洪霞既为自己骄傲,也为北京公交自豪。
文/本报记者 刘洋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