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于家务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要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县为单位开展创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习近平
3万亩良田中数百个玉米、小麦等创新品种在此孕育,国内首个分子育种仪器装备在此落户……按照《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通州于家务被列为全市打造种业之都三个创新示范区之一。这里的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已成为首都农作物种业创新主体集聚的高地,先后被科技部、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并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种业科技特色园区。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进于家务,感受首都种业创新为农业现代化作出的精彩注脚。
十年培育出数百个创新品种
在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通州基地的百亩展示田中,展示了该所近两年创新培育的近百个玉米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通州基地相关负责人王乃顺介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通州基地在2012年落户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之后,培育出的京科968、京农科728、京科糯2000等玉米品种已在全国推广十多年,累计推广一亿亩以上。近两年来,每年经过审定的创新品种均在40至50个品种。
作为首都农作物种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园区在十年间成果丰硕:京科系列玉米新品种100余个,累计推广3亿亩;系列蔬菜新品种年推广1000万亩以上;国际首创二系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体系;运用航天搭载技术育成的鲜食番茄、甜瓜、黄瓜和高产优质辣椒新品种100余个;系列蔬菜新品种被全国大面积推广,京春娃2号、京葫36号打破跨国公司对春白菜和西葫芦的长期垄断……
高科技助力解决种源“卡脖子”
2021年8月,市委主要领导在于家务乡调研时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要抓好“种业”这个第一产业中的“高精尖”,积极开展重要品种选育和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参与研发了国内首个高通量自动化dna提取平台,并建立了番茄、辣椒等主要农作物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和农作物dna指纹图谱库,以及品种身份鉴定和种子质量检验检测等技术体系。
“目前,我们主攻番茄、辣椒、黄瓜等蔬菜作物的基因检测,通过我们基因检测后,育种家们可以利用含有不同基因的品种到田间进行组配,以得到品质高、口感好的蔬菜。”该平台技术员尹增奇介绍。
“利用科技手段,平台可为育种专家和相关企业提供分子育种整体www.凯发的解决方案技术服务,致力于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相关负责人说,2014年园区内的高通量分子育种服务平台正式运行,目前已建立了高通量dna提取、高通量分子检测、定制化芯片开发、国产化试剂开发、转基因检测、快速选系等六大体系,平台搭建的高通量自动化dna提取平台,日提取通量可以达到10000份。
打造国际种业交流新“窗口”
筑巢引凤,种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十年时间,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一只只金凤凰不断飞入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为首都种业之都建设助力。园区如今已吸引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4家高校院所和法国利马格兰、垦丰、京研益农等60余家企业入驻,引进硕士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近200人、博士以上80人,高端人才方阵不断扩容,以戴景瑞、赵春江等专家院士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在这里创新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28日,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也将在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开幕,届时全国各地种业最新成果将集中“亮相”,为种业创新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城市副中心也正不断打造北京市国际种业交流的新“窗口”。
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摄像/本报记者 郭谦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