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熠熠百代奇
“古韵传承 匠心筑梦——北京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展”展出 |
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这是清著名画家石涛的艺术感悟。
《礼记》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天地,是舞、是诗、是画、是音乐,是艺术家在天地物态中寻觅天趣,在宇宙万形中感悟生命,在“心源”和灵性的“造化”中表达人生真际的深心自我。
艺术家就是要用自己心源的光,透过一切物象的表面,把自己对宇宙生命的“妙悟”生发出的“妙境”,展现给世人,达到“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之境界。
几千年来,尤其是北京建都860多年来,艺术家们留给世世代代的精神产品形成了独特的“京派”艺术奇观,可谓星汉灿烂、彪炳千秋。
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积淀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昆曲、太极拳等12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幽燕气韵是真宰。探寻北京的艺术奇观,探源寻根是究因之本。《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人在天地万物环境中,感受生生不息的宇宙、物象、人事之变化,醇化出超以象外的精神境象。
中国文化的差异,是统一中国内部的地域差异。“京派”奇观,离不开最初地理、物候、人文特征孕育的幽燕气韵的熏陶。西周时召公封燕,周礼开始发端,成为外来的燕文化。后燕兼并蓟,把黄帝后裔代表的本地蓟文化融合,以燕蓟为核心的北京地区游牧与农耕相融相通的幽燕文化开始形成。
幽燕文化“礼贤下士的黄金台精神、慷慨悲歌的侠义精神、以勇著称的尚武精神、多民族融合的民族精神”之内核,便成为北京艺术气质最初的基因密码。
之后,幽燕文化在多个民族的文化融合中发展,北京逐渐成为辽的北方文化中心、金中都的文化中心和元明清以来全国的文化中心,并借此不断缔造出“京派”艺术的气韵。
风云际会得其妙。文学艺术的“通天”之妙,在于艺术家把丰富多彩的宇宙、社会、人生之美发掘出来,用文艺作品予以呈现。
作为客体的艺术家,要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摔打和检验的艺术珍品,除本身要具备的情怀、灵性、修养外,面对主体的创作对象,往往与主体的创作素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尤其与艺术家自身所处的区域、时代,所经历的时代变迁,所接受的时代洗礼息息相关。
古老的北京大地,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尤其自春秋战国后,幽燕大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古燕国的幽燕文化发源,到秦汉至隋唐是北方军事重镇的边塞文化,到辽金时期的北方文化中心,再到元明清的全国文化中心。这里,风云际会,险象环生。
“得幽燕者,得天下。”这里,一直是权柄、荣辱、善恶、美丑、得失的大舞台、利益场。
人间万境中,幽燕是晴雨表、万花筒、照妖镜。从公元936年,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送辽,契丹改幽州为南京,到金灭辽再灭宋,迁都燕京改称中都,再到元明清的大都、皇都,各色人群在此上演一幕幕人生活剧,为艺术家提供了独特创作景象。
百花争妍留青史。在燕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从御用文人士大夫到一般官吏,大都喜爱文学艺术。风尚之下,万木齐发,百花竞开,至今仍在中华民族艺术长河中熠熠生辉。
据记载,辽景宗幼喜书翰,十岁能诗,并晓音律;辽兴宗好儒术,通音律;辽圣宗亲自用契丹文翻译白居易的《风谏集》。随着大批契丹人南下定居,在草原游牧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燕云地区独具一格的“北方画派”。
金时,金世宗翻译儒家经典《孝经》供女真学习,还创作歌曲供女真演唱。每逢婚嫁、宴会、大型活动,女真都有歌舞活动。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大兴礼乐,编纂《大元统一志》,修订《授时历》,吸引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来到大都,创作了一批杰出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天下夺魁《西厢记》,关汉卿的杂剧,马致远、贯云石的元曲,赵孟頫、康里巎巎的书画,等等。
明代文化昌盛,典籍刊印盛行。昆曲传入北京,打造出“百戏之师”;文学“前七子”“后七子”均为一时之选,“公安三袁”主张文学应随时代发展;徐渭创造“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妙境,仇英《汉宫春晓》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景泰蓝成为中国历史文化标志性符号之一,等等。
有清一代,康熙“尊孔崇道”篡修《朱子大全》《四库全书》,康熙、乾隆等善诗词;曹雪芹作《红楼梦》、李汝珍作《镜花缘》、孔尚任作《桃花扇》,徽班进京打造出经久不衰的国粹京剧……
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京派艺术家,京派文脉一直在京城上空光耀闪烁。
新时代,首都艺术家们正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康庄大道上,奋力谱写灿烂的华章。
供图/视觉中国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