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风情更浓郁 缀花草坪增7处
探访
去年9月,首钢园区首次成为服贸会举办地,其特色的钢铁工业遗存,工业风和现代风的融合,为展览展陈提供了独特的展示空间。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捷介绍,在去年服贸会公众开放日,吸引了日均3万人前来参观,一些展商和观众对场馆布局、交通流线和餐饮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也是今年4月以来,首钢园重点部署改造的要点。
今年,首钢园将通过“三变”打造2.0版本服贸会。
提供更具工业风的多功能空间
首钢园区服贸会区域展览场馆15个,面积9.4万平方米,另可提供17个颇具工业风特色的会议室。“我们对展馆空调机房内排水和屋面进行检修,优化展馆内可视监控和语音播报系统。利用工业遗存焦侧除尘、空压机室、缓冲间改造新增3处共计4间多功能空间,分别可容纳100人、140人、150人、340人同时举办活动和会议,提供多类型活动场所,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梁捷介绍说。
提供更具休闲性的“打卡空间”
去年,首钢园首次筹备服贸会,错过了春季种植季。利用今年春季种植季,首钢园在两个开放式展馆间新增12000平方米的可上人大草坪,并在7处主要景观节点新增6515平方米缀花草坪。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帆船造型的两大开放式展馆前,新增的草坪绿意盎然。“在这里,我们将主要做体育展示,举办一些小型的赛事或者活动,为观众提供更好的互动体验。”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一炜说。
根据服贸会期间游客主要步行路线,新增2336平方米铺装道路和休闲座位,增强参观者的游历感和沉浸式体验。目前,从首钢园南登录厅,通过红色铺装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市民可一路到达首钢园北门。在首钢园南登录厅,还有10公里长的高线公园。登上高线公园,北部的石景山、西侧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均尽收眼底。
地铁11号线提供便捷交通方式
首钢园的一大特点就是大,从首钢南登录厅到首钢北门,距离接近3公里。如果逛一天展馆,步数可轻松超过2万步。
在去年基础上,今年的首钢园区服贸会安保线范围将比去年缩小,由原来的占地93万平方米、安保线6.8公里缩小至43万平方米、安保线4公里。市民可在安保红线内逛展,再选择性前往首钢滑雪大跳台、三高炉等处参观。
同时,今年将在安保线内人流量集中节点,新增加15号馆西侧、高道料仓、铁架转运站3个独立卫生间,和1个利用缓冲间改造结合建设卫生间,新增93个厕位,固定厕位总数达到164个,充分满足游客对高质量卫生间的需求。
在餐饮方面,根据去年的客流测算,首钢园将按照3万人的标准进行集中供餐。餐饮服务也升级为“社会餐饮区 集中餐饮区 零售餐饮车”的多类型商家协同服务模式,满足高峰时段观众的服务需求。周边区域首钢滑雪大跳台、三高炉秀池等网红地继续吸引游客“打卡”。制氧创新中心、六工汇购物广场、金安科幻广场等区域的餐饮配套将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消费场景和多元化选项。
在交通方面,相比去年,地铁11号线首钢站已经开通运营,距离南登录厅很近,市民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安检点。在服贸会区域东侧新增vip停车场,提升p3停车场地面质量,增加停车管理系统。在服贸会南登录厅两公里左右的位置将增设两大社会停车场,提供6000个车位。
“这两大停车场可以满足观众停车需求,我们设置摆渡车将市民送到南登录厅。同时,我们还将研判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接驳方式,方便市民到达首钢园。而在园区内,我们已经准备了30辆摆渡车,增设两条路线,方便展商和观众畅游场馆。”周一炜说。
内存
部分特色展馆介绍
从南登录厅进门不远,即可看到沿着首钢工业遗址风貌的中轴绿廊分布的场馆群。
按照功能划分,1、2号馆属于文旅专题,将集中展示近年来北京积极实施“文化 ”战略,坚持“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在现场,文化将与体育、科技、城市进行跨界融合,为观众打造全新的体验空间。
3号馆为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围绕公共卫生防疫、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数智健康医疗、智慧康养及中医药产业等五个板块,充分展示健康卫生服务领域科技防疫成果、科技创新成果、前沿科研成果、尖端医疗技术及先进医疗理念。在现场,“智慧医疗”将成为关键词,观众可看到生物工程、智慧养老等前沿内容。
6号馆、7号馆、14号馆和15号馆为体育服务专题,展示面积22200平方米,是本届服贸会面积最大的专题展区。专题展将以“体育让城市更精彩”为主题,设置展览展示、论坛会议、交易匹配和配套活动四部分内容,展区划分为国际体育服务、奥运成果推广服务、体育赛事服务、体育消费服务、智慧体育服务、体育融合服务、全民健身服务、户外生活服务八个子展区,展示内容全面覆盖体育服务九个大类。
10号馆为今年服贸会首次推出的元宇宙主题专馆,两个馆从数字技术支撑到应用落地,交相辉映,全面展示元宇宙产业生态。
14、15号展示棚则是园内欣赏工业遗存风景的最佳位置,并将设置体育服务专题展的体验展区,联动专为本届服贸会打造的草坪休息区,让城市公园的休闲、观展体验实现飞跃。
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洋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摄像/本报记者 郭谦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