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院长进村“圈粉”
下午2点多,66岁的路生果正坐在里屋炕沿上捏莜面饺子。老伴儿聂连登在一个矮柜上切土豆。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家里有人吗?”
“呦,郭院长吧?在、在!”郭静和同事熟门熟路地推门进屋,“又是两顿饭啊?”“捏几个饺子,土豆馅儿的。”“少放点盐啊,别吃太咸了。”郭静笑着嘱咐。
郭静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也是北京市第六医院门诊部主任,是东城区2018年援助崇礼医疗队队长。2019年援崇任务下达后,郭静主动申请延长援派工作一年,“我总是觉得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
这天,是郭静来狮子沟乡下乡巡诊的日子。
路生果家是西狮子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两口都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这也是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本地吃饭普遍偏咸,正常来说成人一天摄入6克盐,这里却达到平均每天20克。郭静和家庭医生的定期上门义诊,是老两口最重要的健康保障。
“都挺好,就是心率有点快。”坐在炕沿上,郭静利落地掏出听诊器为路生果检查,嘱咐旁边的大夫给她每天加半片药。“吃饭还是要低脂低盐,控制血糖。”临出门,郭静再次叮嘱。
往前一拐弯,一位早就等在路边的大妈站起身,迎着郭静走过来,“来啦?”这里是李信、陈海珍老两口家。一间屋子半间炕,低矮的小平房里,寒酸破旧。
“160/100,血压有点高!调调药啊!”李老爷子耳背,郭静提高了嗓门,并立刻将医嘱登记在服务册上,扭脸嘱咐乡中心卫生院的大夫给老人换一种药。
这样的下乡义诊,郭静已做了一年多。
2018年9月,郭静率领东城区援崇医疗队来到崇礼,正赶上张家口地区扶贫百日攻坚,要给崇礼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慢病鉴定。郭静带着医疗队的三名医生,放下背包拿起听诊器就奔了基层。
20天,崇礼地区211个行政村,他们带队跑了100多个。驿马图乡的有些深山村连当地人都没去过。经常是一两个小时的颠簸车程到一个村子,只为看一两位不能出村的患病老人。
但郭静坚持:“慢病鉴定是党给百姓的惠民政策,我们一定要做好,一个贫困百姓也不能少。”
慢病鉴定,是当地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有了那个蓝色的小本本——张家口市医保门诊特殊病就医证,报销比例提高,很多慢性病常用药费用大减。
除了下乡巡诊,郭静也经常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坐诊。“‘郭院长’又来‘圈粉’了。”基层医生开玩笑说。
也难怪,回回郭静来,病人都排着大队等“郭院长”。有几次让郭静哭笑不得的是,病人拿着儿科、外科的病历让她看。郭静解释,这不是自己的专业,但病人坚持“我们就想找您看,您看得好。”
虽然忙碌,但郭静很清楚:下乡义诊,其实终非长久之计。只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通过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才是彻底解决乡村百姓在家门口看病的关键。
好在,这些都在慢慢实现。
张家口市正在推进打造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目前已有100家乡镇卫生院与县医院实现互联互通。北京专家也成了村医们的“场外指导”,一个“北京村医”微信群,把北京大医院医生和崇礼乡镇卫生院医生聚到一块。
“即使回京,我们也会一直在这个群里,帮助指导村医治疗。这个群的大夫,只会越来越多。”郭静说。
北京援派医生
地点:张家口·崇礼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