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售货员到董事长
寄语改革开放40年
我庆幸自己以一个零售人的身份,见证了物质生活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零售业由商品贫乏到满足需求、再到主张个性的飞跃式发展。中国零售业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和创新的新时代,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零售业始终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基础。超市发会一如既往把顾客装在心中,做有温度的零售商,陪伴在社区居民身边。
——李燕川
1980年,18岁的李燕川高考失利,赶上海淀副食品公司招工,被分配到五道口分公司钢院(即今天的北京科技大学)副食店,当了一名卖肉的售货员。38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成长为超市发集团的董事长。从物质匮乏到基本满足、极大丰富,再到今天的个性化消费,李燕川见证了零售行业的发展,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富足的物质生活。
曾经,副食店是改革开放初期最吃香的国营单位,售货员地位虽然不高,待遇却非常优越。那时候买东西都凭本凭票,一个人一个月二两麻酱就是二两,多一两也没有。而且,划片儿在哪个副食店买就只能在哪个店买,换一家也买不到。谁要是跟售货员关系好一点儿,买肉的时候就可以多要点儿肥肉回家炼油,还能买到不用凭票磕破了皮的“硌窝儿鸡蛋”,所以顾客都会想方设法讨好售货员,送电影票、介绍女朋友。再加上李燕川服务态度好,从不跟顾客吵架,很多顾客都想把闺女、侄女介绍给他。“那时候评价一名售货员,秤是准的,不跟顾客吵架,就是好的了。”李燕川说。
不到三年,因为表现突出,李燕川被调到五道口分公司负责团委工作,后来又转到了工会。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商品日渐丰富,从前从不愁销路、连利润都不用考虑的零售行业,不得不面对如何卖出去、怎么卖得好的问题。头脑灵活的李燕川虽然人在工会,却不忘琢磨业务。作为工会的三产,他牵头在五道口开办了一家“五道口日用杂品店”。
“我们挨着当时的语言学院,外国留学生多。他们喜欢一些进口商品,去友谊商店买路太远。我们就从学生手里换购外汇券,去友谊商店进货,拿回来卖,中国人也喜欢买。”李燕川记得,那时候北京人炒菜使用的都是铁铲子、铝铲子,友谊商店有一种黑色的硬塑料铲子,非常畅销。
在五道口日用杂品店,还曾经有过一场全新实验——开架售货。这是李燕川从香港电影里的超级市场中获得的灵感。这也让五道口日用杂品店成了全北京第一家开架售货的商店。而北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市到1995年才出现。巧合的是,这家店也是李燕川一手创办的。
改革开放十多年后,很多中国人都走出国门,超市业态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国内也想发展超市。1995年,北京市商委和日本的卡斯美集团合作,为北京培养100名超市干部。已经改制为超市发集团的海淀副食品公司选派了4个人,李燕川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批学员经过三个月培训回国后,市商委决定在全市开两家超市样板店,学院路副食店被选中。为发展连锁超市,超市发集团特意成立了“伍富连锁总部”,学院路店也更名为“伍富超市”。
为什么叫“伍富”?“国富、民富、店富、你富、我富!”李燕川脱口而出。“伍富”谐音“五道口副食店”的简称“五副”,同时也寓意国富民强。
李燕川把在日本学到的经验都用到了伍富超市中,开业前,为了理货,他三天三夜没沾床,困了,就在地上铺张纸板眯一会儿。为了打消消费者认为超市的东西一定很贵的顾虑,伍富超市打出“开架不提价,服务工薪层”的口号。
那时国家富裕了,老百姓兜里有了钱。1995年8月,伍富超市一开业,顾客盈门,3000多平方米的卖场里,摩肩接踵,有顾客,还有全国各地来取经的政府官员和同行。
很快,超市业态在全国遍地开花。可惜好景不长,2000年以后,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超市大举进入,这些动辄面积超万平方米的“巨无霸”对国产连锁超市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面对挑战,李燕川并不慌张。“零售行业,就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商品的组织,二是对顾客的精细化服务,做到这两点,就不怕竞争。”李燕川说。
他遛弯儿时发现,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散场以后没地方买菜,因为超市开门晚。于是,超市发推出“早市”,7点半就开门,主推物美价廉的蔬菜和主食。“早市”一推出,每天开门前,等着买菜的大爷大妈排起长龙。因为超市发的门店跟社区结合得好,2012年,李燕川还被日本同行邀请去日本传授经验——徒弟又回去教师父了!
如今,零售业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顾客定位更加清晰、更加细分化。在李燕川的带领下,超市发也在与时俱进,学院路店本月刚刚重张开业,自助橙汁机、自助咖啡机、自助洗衣柜等一堆高科技设备上线;为服务周边高校学生,超市发四道口店开起了24小时书店;为满足地区高素质消费者的需求,超市发蓝润店变成了精品店……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