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践行“两山”理论 打造绿水青山门头沟-www.凯发

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8+1”践行“两山”理论 打造绿水青山门头沟

典型人物 > 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来源: 北京日报社

全市各民主党派凝心聚智结对帮扶,助力门头沟区社会经济建设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2013年12月4日,北京市各民主党派重点支持门头沟区发展“8+1”行动正式启动。“8”是指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八个民主党派市委,“1”是指门头沟区。六年来,“8+1”行动共达成合作项目80个,结对帮扶低收入村8个,直接捐款捐物近1500万元,项目涉及资金20亿元,形成了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名医工作室”“中建·百花山社”“九三学社(北京)双创基地”“名誉户主”“助梦启航”等一批助推发展、普惠民生的优质品牌项目。在“8+1”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统一战线成员。

  董瑞

  多党合作明初心 医疗帮扶践使命

  民盟盟员、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院长董瑞,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8+1”行动中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多次亲赴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卫生院走访调研。根据门头沟区矽肺病人多、卫生院缺乏中医医师、中医设备落后等问题,牵头在潭柘寺镇卫生院成立了民盟北京市委“名医工作室”,捐赠价值30万元的中药柜、煮药罐、按摩椅、动静脉注射探测仪等医疗设备,帮助卫生院建立中医门诊和中医药房。

  董瑞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社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市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医卫委副主任、怀柔区政协常委、民盟怀柔总支部主委,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肺系病专家,北京市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工作、教学非常繁忙。但是,他心里一直挂念着潭柘寺镇卫生院,总想方设法挤出时间,每次往返200多公里到潭柘寺镇卫生院出诊带教。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努力,他代培的“小名医”已独立出诊开展中医诊疗、按摩、针灸服务,深受地区患者欢迎。2019年6月5日,民盟北京市委在原有“名医工作室”基础上,在京煤集团总医院门矿医院建立了“乡村小名医工作站”,由董瑞院长牵头出诊带教,将尘肺病中西医疗法辐射全区,为提升基层医院中医医疗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中春

  科技精准帮扶 推进农业提升

  “一个人的千万成就,最终永远是服务社会。”这是民进会员、北京市人大代表、海绵城市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中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二十多年的创业经历,使他深刻理解了民营企业家真正的社会价值——使人民的生活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多年来,他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与社会公益,实现了公益与事业并行、服务紧贴政策、实践不忘使命的人生价值。

  在“8+1”行动中,杨中春为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黄台村樱桃谷捐建了价值100万元的节水灌溉设施,采用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孔管半透膜灌溉——微润灌溉技术。该灌溉设施管理方便操作简单,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肥效,促进了果农增产增收。此项目成为山区节水型精品农业的典型代表,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杨中春牢记使命,心怀百姓。他从扶贫先扶智的角度,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帮助普通百姓使用高新技术解决田间地头难题,为群众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李文忠

  海外赤子献真情 深山巡诊惠民生

  农工党党员、阿根廷李丰药业集团董事长李文忠,是一名颇有影响的海外侨领和华人企业家。多年来,他为祖国中医药在海外的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多次促成中阿两国高层互访交流。他热爱祖国,热心慈善事业,多年来积极报效国家,回馈桑梓。

  在“8+1”行动中,李文忠通过调研了解到,门头沟区山区面积占98.5%,许多村庄山高路远,群众下山就医不便,有些群众小病医治不及时,生生拖成了大病。李文忠当即决定向门头沟区捐赠价值200万元的8辆医疗巡诊车,用于山区基层百姓医疗巡诊服务。几年来,医疗巡诊车共出车6371车次,在门头沟区的山山水水间累计行驶215770公里,服务群众71551人次。为保障巡诊工作切实惠及山区百姓,各山区卫生院为巡诊车配备了相应医护人员,至今,随车出诊医务人员总人次达到了14209人次。基层医疗巡诊车的配备,为偏远山区群众就医带来了巨大便利,真正为缓解群众看病难作出了贡献,有力提升了山区卫生院服务能力。

  “在我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祖国给予的深情,农工党的温暖扶助令我难忘,希望以绵薄之力回报国家,为同胞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自己的组织贡献一份力量。”李文忠表示,将把慈善事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赖达富

  持之以恒支教 笛声悠扬绵长

  致公党党员、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会长、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赖达富在“8+1”行动中,关心支持门头沟区教育事业发展,结对帮扶门头沟区三家店铁路中学。该校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家长忙于生计,学生课外生活相对匮乏。在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后,赖达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即联系陶笛厂商为该校学生捐赠陶笛,组建教学团队,连续六年开展陶笛教学,补充优质教学资源,陶冶学生情操,丰富业余生活。

  六年来,赖达富团队坚持每周到校进行陶笛教学,风雨无阻,先后培养了两届陶笛学员。他们带领孩子从零学起,从握笛姿势开始,逐步教授陶笛演奏技巧,还专门结合该校学生特点编写教材、编排演出曲目。学生们毕业时已能吹奏几十首曲子,陶笛课逐渐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特色课程。赖达富还帮助学校建立了四十余人的陶笛乐团,每年在校内组织陶笛汇报演出、参加校内艺术节,多次参加首都陶笛乐友新春音乐会等专业文艺演出。学生们通过学习陶笛、参加演出,收获了自信、快乐,更提升了艺术素养。

  为将陶笛教学成果推广到更多学校,使更多学生受益,2019年底,赖达富团队将陶笛教学送进门头沟区龙泉雾小学,将帮助更多山区学生学习陶笛,提升艺术素养。

  吴宜夏

  弘扬红色文化 推动乡村振兴

  2017年底,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市政协委员、文化旅游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家吴宜夏随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到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调研,被“8+1”行动的精神所感召,被黄安坨村秀美风景、红色文化所吸引,被九三学社同仁和门头沟当地干部群众的激情所感动,接过结对帮扶黄安坨村的接力棒,开启了“中建·百花山社”项目,把投资建设运营民宿作为突破口,助力黄安坨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吴宜夏带领团队,沉下心来,深入调查,总结在乡村振兴实践道路上的经验教训,明确了“自主投资、长期运营、持久振兴”的目标,确立了“运营前置、全链一体、农旅融合、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坚定了“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品质运营”的开发理念。通过流转闲置农宅、吸引村民入股、开发创意农产品等路径,不仅使村民获得租金收益、股份分红收益、工资性收益,还使全村百姓获得农业开发收益和房产增值收益。

  自2018年6月至今,在吴宜夏的带领下,“中建·百花山社”项目共流转6处闲置农宅、近20亩农田,完成了近10项规划设计方案,建成、运营“观灵山”“阅百花”两栋高端精品民宿,接待游客200余人次。

  誓把青山变金山,敢教山乡换新颜!吴宜夏,一个乡村振兴的追梦人,在追梦路上尽心尽力且愈发坚定。

  汤雯喻

  传递爱心 助梦启航

  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妇女会副会长汤雯喻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80后“二代台商”。早在2013年,台盟北京市委首次携手北京台资企业协会妇女会在门头沟区付家台中心小学开展“助梦启航”活动时,汤雯喻的母亲和姥姥就参与其中。

  汤雯喻深受家人感召,也积极投身到“8+1”行动中。她连续四年深入深山奔赴付家台中心小学慰问优困生家庭,连续两年到斋堂镇沿河口村看望低收入户。每次活动前,她都积极组织妇女会的台商们充分了解学生现状和需求,深入讨论如何切实有效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如何更好助力学校工作,如何把帮扶工作做得更圆满、更有意义。2019年12月底,她协同妇女会成员为付家台中心小学全校学生送去了帽子、手套、围巾等新年礼物,持续向12户优困生家庭送去慰问金,勉励他们好好学习,与师生深入沟通交流,成为了他们的好朋友。

  积极投身台盟北京市委牵头的“助梦启航”捐资助学送温暖活动,对汤雯喻来说不仅仅是参与公益事业,更是在京台商家族三代人的爱心传承,她们的善举让爱心在女台商中延续,感染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编后语

  中共门头沟区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了打造“绿水青山的生态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底蕴深厚的魅力之城”“向善尊贤的人文之城”“有序包容的和谐之城”“五个之城”的奋斗目标,为进一步深入推进“8+1”行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门头沟区将继续整合全市统一战线优质资源,进一步深化“8+1”行动,为建设“绿水青山门头沟”凝聚力量。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 换一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