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山坡上
记者上周在房山北部深山区采访时,低收入村佛子庄的党支部副书记李正伶找了过来,她欣喜地向记者展示二道沟里矮化苹果树的照片:“栽了三年,终于挂果了!”未等记者发问,她又抬高语调说道:“多亏‘高人’相助!中国农业大学的两位女研究生,要在咱村住上两年,还要把山坡上果园的变化写进论文里呢!”
一条灰白色的柏油路,指引着我们一路奔进二道沟,越往沟里走,地势越高。车行10多分钟,接近半山腰的地方,看到了一处小木屋和一大片果园,木屋前使劲儿冲我们挥手的两人,就是研究生陈雪和阎雪容,刚刚研究生一年级,都是不折不扣的“95后”。穷山村佛子庄之所以能吸引到她们,多亏了中国农大的精准扶贫项目“科技小院”:选派两到三名研究生驻村两年,将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直到得出解决办法,再去推广应用。今年,整个北京将陆续出现10个“科技小院”。
半山腰的小木屋,本是村里今年年初才建好的果园管理用房,为了给研究生提供更好的授课环境,村民一致同意,将小木屋作为“科技小院”。三大间屋,共60平方米,打扫得非常干净,墙上还贴了和苹果树种植相关的知识海报。研究生驻村两个月来,根据果树成长阶段,已经开展了3场培训,每场培训,村民都要先到小木屋学习理论知识,再到院外的200亩果园中进行实际操作。
“在山村,大家祖祖辈辈种地,靠的都是经验,缺少科学技术指导。多数村民认为,水浇得多,肥施得多,果树就长得好,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小木屋里,一台崭新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正在工作,陈雪告诉记者,苹果树能够成功挂果,这台新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她俩带进山里的剪枝、开芽和刻芽技术。
初夏的园子里,已经能够闻到苹果树的淡淡清香。漫步的同时,两位研究生向记者讲述起了剪枝的故事。
今年3月,初到佛子庄的二人就发现一个严重问题:果树枝条疯长,似乎是长势不错,但从专业角度看,这很不利于果实成熟。她们立马着手修剪枝条,没想到却招来了一部分村民的反对,原因很简单,经过一顿修剪,树干竟光秃秃的如同一根竹竿,乡亲们没法说服自己去相信这两个初来乍到的小姑娘,“要是把树剪坏了,她们‘撂挑子’回城里了,咱二道沟果园可咋办?”
好在两位小姑娘背后有母校中国农业大学的支持,请来了苹果之乡——陕西洛川的技术专家。村民见到专家,终于把心放肚子里,帮助两位研究生一起剪枝。开春后,一条条新枝从树干冒出,大伙儿又一起为苹果树开芽,增加光照面积。“之前真是错怪两位姑娘了!”种树三年,终于看到挂果的村民燕泽华,兴奋的同时,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今后,姑娘们让咱干嘛咱就干嘛。”
距离小木屋不远,是村里条件最好的一家农家院,里面最好的一间客房,就是研究生的宿舍。老板姜大叔和妻子都是佛子庄本地人,对于二位姑娘的伙食,夫妻俩每天都很上心,“照顾好人家,咱村才会有出路不是?”记者受邀与他们共进午餐,饭桌上,研究生和姜大叔夫妇好似四口之家。西红柿炖牛腩、炒蘑菇、榆叶饭,饭菜虽说不上丰盛,却很有家的温馨。跟着姜大叔,两位研究生还学会了不少山里的特色菜,每次把饭菜图片分享给城里的同学时,都引得大家一片羡慕。
研究生学期总共三年,陈雪和阎雪容却要在山村里住上两年。去年9月刚刚入学,不到半年就来了佛子庄,“刚开始确实很抗拒,甚至想到过退学。”陈雪说,当她来到山村,看到村里为她俩准备的小木屋和客房,立刻转变了想法,一定要为佛子庄脱贫致富出一把力,“乡亲们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了我们,怎么能辜负呢?”两个月来,陈雪和阎雪容几乎没回过学校。每到周末,她们还要起个大早,招呼村民上山,在果园来一堂“随机问答”。“在外打工的村民习惯周末回来,到果园转转,也是让大家看看村里的变化。”阎雪容说。
在陈雪和阎雪容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工作日志,用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两人在佛子庄的工作,每篇文章都在千字上下,图文并茂。这里面,不仅有关于果树修剪开芽、果园浇水施肥的日常,更有二人融入山村生活的点点滴滴。“4月10日,帮阿姨整理木兰芽,这种菜,我之前从没见过。”“4月18日,我尝试跳了会儿广场舞,阿姨们都夸我有天赋。”“4月21日,阿姨家的大黄生了小狗,好可爱!”……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