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人民的全面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提出来的,是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它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问题,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与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要得以满足。发展必须是全面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体现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小康社会是一个重要阶段,涉及各阶层、各行业、各地区的人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广大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 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认识论上,就是坚持系统思维,强调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片面理解。归根到底,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地改;不是局部的、浅层的改,而是全方位的、深度的改革。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历史实践。改革必然触及利益,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那么,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无疑来自人民的力量,来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突破既得利益,让改革落地,需要有决心、有担当。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实现全面小康才有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是治理国家公共权力与正确处理政党、国家、社会、市场、公民的关系。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制度模式就是党政主导、社会协商、公民参与、多元共治、法德并举、全面推进。这种治理模式,有利于破除权力高度集中而又缺乏有效制约的体制弊端,归根结底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回答了法治系统性的问题,特别是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这一根本问题,既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也强调了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防线,全民守法是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既要吸收西方法治精神中的合理因素,又要根据中国国情推进依法治国,尤其要辩证看待党和法的统一关系,看待法治与德治的统一关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强调要坚持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上用劲,是因为这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法律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稳定性、规范性;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上是一致的、辩证统一的。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全社会都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棋局,法治才能成为中国前进的坚强保障,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归根到底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全面从严治党:关系人心向背
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发出正风肃纪、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坚持不懈反“四风”,上紧作风建设发条,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猛击一掌的警醒;从严管理干部,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党内法规体系,采取全方位、高标准的管党治党举措,刷新了党风政风,深得党心民心,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严三实”,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党建是最大政绩”,并多次重申“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号召全党及时解决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认真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决祛除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既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又要层层传导压力,全党动手、全党参与。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治标和治本的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的双管齐下。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
“四个全面”与人的全面发展
“四个全面”的提出本身就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而每个“全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全面从严治党是为了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个全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思想感情和价值追求。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汇聚力量。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就是让每个人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理性地看问题,力戒片面地、主观地、空想地、情绪化地看问题;要求从中国客观实际出发,力戒从原则、观念出发。要用辩证思维看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看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和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之间的关系,辩证看待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绘就全面小康的宏图,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目的是: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取得全面成效,国家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党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其根本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www.凯发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www.凯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www.凯发的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